章源钨业(00237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章源钨业(00237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主要从事钨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以钨为原料的仲钨酸铵(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热喷涂粉、硬质合金的生产及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产业链上游所处行业为“采矿业—有色金属采矿业”,产业链中游及下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钨作为我国优势矿产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属于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钨金属主要特性为高熔点、高硬度及高密度,其合金材料与化合物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具有硬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工业及交通运输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材料与功能性材料。
2025年上半年,年度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000吨,较2024年第一批指标减少4,000吨,同比下降6.45%。需求方面,据相关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5年1-6月,全国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0%;金属加工机床主要制造企业新增订单、在手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2.30%、14.60%。钨市场受供给端收紧、下游需求刚性支撑及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整体呈现出持续上涨态势。
报告期内,钨精矿(WO3≥65%)平均价格15.11万元/吨,较上年同期平均价格上涨12.68%;仲钨酸铵(APT)平均价格22.24万元/吨,较上年同期平均价格上涨12.04%;钨粉平均价格33.15万元/吨,较上年同期平均价格上涨11.35%;碳化钨粉平均价格32.60万元/吨,较上年同期平均价格上涨11.41%。
公司构建了涵盖钨产业上游勘探、采选,中游冶炼、制粉,以及下游精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国内具备完整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上游主要业务是钨矿山资源的勘探、采选。公司拥有东峰、龙潭面、碧坑、石咀脑、西坑口、泥坑、大桥、大排上、高沙、潭角里10个探矿权矿区;下辖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大余石雷钨矿、天井窝钨矿、黄竹垅钨矿、长流坑铜矿6座采矿权矿山。其中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大余石雷钨矿为主采矿山。
公司上游主要产品为钨精矿,其作为原料用于仲钨酸铵的生产,副产品锡精矿和铜精矿直接对外销售。
公司中游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粉末产品,公司可生产超细颗粒、细颗粒、中颗粒、粗颗粒、超粗颗粒、超纯粉末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硬质合金是公司的下游端产品,公司依托本部、赣州澳克泰和章源喷涂,构建了层次分明、品类丰富的硬质合金产品及完善的服务体系。
(1)公司本部下游业务及产品公司本部主要生产球齿、传统刀片、异型、冷镦模、钎片等各类硬质合金产品以及热喷涂粉。
(2)赣州澳克泰业务及产品赣州澳克泰主要生产机加工用刀具,其产品覆盖机械加工刀具的主要类别。
(3)章源喷涂业务及产品章源喷涂主要为客户提供工件表面喷涂服务,服务对象包括新能源行业的电池极片轧辊、传动辊,石油化工机械行业的螺杆钻具转子、阀门、阀板、阀球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秉持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强化资源保障、技术创新、市场深耕及数字化赋能等多维举措,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39,920.59万元,同比增长32.27%;营业利润13,732.88万元,同比增长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10.62万元,同比增长2.54%。2024年4月,公司及子公司被认定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并确定适用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并于当期一并计提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的加计抵减,若剔除各期加计抵减因素,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751.38万元、10,664.70万元,同比增长15.94%、16.87%。
报告期内,赣州澳克泰实现营业收入35,353.30万元,同比增长15.36%,其中硬质合金刀具销售收入18,927.11万元,同比增长2.26%;棒材销售收入14,339.83万元,同比增长28.30%。赣州澳克泰净利润138.79万元,由上年同期亏损转为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红线意识,践行“不安全、不环保,则不生产”的理念,未发生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未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未收到安全环保监管部门通报或处罚。
公司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过程管控、组织专项培训、实施分级管控机制,系统提升安全水平。同时,公司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生产作业环境稳定正常,环保工作依法合规。
在完成前期淘锡坑钨矿及东峰探矿权矿区《淘锡坑矿区(扩界)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备案后,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淘锡坑(扩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并报送自然资源部评审。
新安子钨锡矿与龙潭面探矿权矿区《新安子矿区(扩界)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已完成编制,并报送自然资源部评审。
黄竹垅钨矿及其周边大桥、高沙、泥坑、石咀脑探矿权矿区资源勘查工作按计划推进。
大余石雷钨矿深部资源储量核实及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尾矿库闭库工程进入验收阶段;新安子钨锡矿井下充填系统按计划对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超细、超粗粉末产品的应用进行研究,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粉末产品竞争力。公司在大余石雷钨矿建立了硬质合金球齿现场测试平台,为球齿产品的开发与性能测试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撑。
公司新开发的钨酸钠溶液深度除铬及高铬含钨废料高效利用技术,可高效处理含铬复杂钨废料,提升公司冶炼分离技术水平;新开发的高磷白钨矿预处理新工艺,可大幅降低预处理过程产生的钨损失。
公司“梯度结构氮碳化钛基金属陶瓷涂层刀具”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ZWC01高比表面积纳米碳化钨粉”被列入2025年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赣州澳克泰AT202/AT210A金属陶瓷刀片获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24年度机床工具行业自主创新十佳”;立装高效率方肩铣刀荣获金属加工杂志社第四届“切削刀具产品创新奖-金锋奖”。
赣州澳克泰聚焦航空航天、能源、小零件(3C及医疗)、汽车等行业客户,开发新产品1,400余款。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58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专利22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503件,其中发明专利233件,实用新型专利206件,外观设计专利64件。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改进产品性能,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强化销售与研发协同,通过联合技术团队走访、参加行业展会等方式,紧跟市场动态,推进品牌建设。
赣州澳克泰优化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提升销售团队积极性及问题解决效率,进一步开拓市场,开发行业重点客户。棒材业务得益于国内新客户开发、AK系列产品推广及老客户需求增加,销量与销售额实现稳定增长。
章源喷涂聚焦石油机械、新能源等主要领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通过工艺研发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在氧化钨生产中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与数字化系统集成,构建全流程生产管控场景,运用物联网等技术采集数据,结合5G实时传输,实现冶炼车间生产、工艺及安全环保监管,提升质量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
公司本部强化精益生产,建立成品库存动态安全库存模型,实施分类拉动式生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消除非增值环节,助力提升运营效率。
赣州澳克泰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ZW-MES系统,打通订单排产、工序流转等模块,构建全链条数据闭环,形成符合钨产业链各生产环节管理需求的生产执行系统。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南》(DB36/T1952-2024)标准评估,获江西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L8级认证;公司“钨产业链智能工厂”项目和赣州澳克泰“硬质合金刀具智能工厂”项目被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江西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公司建立了从上游勘探、采选,中游冶炼、制粉,下游精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采用以销定产为主、备货式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结合销售预测、库存情况及生产周期进行产品的备货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订单响应速度。
公司自产钨精矿全部自用,自给率约为20%,为满足中下游产能需要,公司需对外采购钨精矿及仲钨酸铵。公司通过书面调查、样品分析和试用、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供应商的企业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估,筛选出生产管理规范、质量可靠、信誉良好、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优质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主要原料及辅料的稳定供应。此外,公司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主要钨原料长单采购报价信息。
公司粉末产品以直销模式为主,凭借稳定的质量和快速供货能力,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硬质合金产品具有客户行业分布广泛,客户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存在众多细分应用领域。公司硬质合金产品采用直销和分销两种销售方式,重点行业客户通过直销模式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系统解决方案;中小规模客户则借助经销商网络实现全面覆盖。
公司深耕钨矿山资源开发与应用领域,坚定实施做精做强钨产业链战略,持续加大精深加工环节投入,致力于研发生产高性能、高附加值钨产品。
1.上游矿山采选端。公司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大余石雷钨矿三个主采矿山均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其他待采矿山已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编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新型采矿技术、引入先进采矿及选矿装备,并深入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持续推动矿山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
2.中游冶炼制粉端。公司工厂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依托长期技术积累、持续工艺优化与产品创新,可生产各种规格的粉末产品。公司钨粉及碳化钨粉产量稳居国内前列。
3.下游精深加工端。赣州澳克泰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国内市场定位为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其坚持“自主生产、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理念,研发团队核心人员多具备主持或参与国家/国际项目经验。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院校开展广泛技术协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依托先进的生产、研发及检测装备,深度融合自动化数控设备与信息化系统,实现涂层刀具智能制造。
1.在上游端,公司通过推进矿山资源整合,并围绕各矿区深部开拓建设及完善相关配套系统工程,增储扩产。同时加快矿山机械化进程,提升采矿、选矿效率,增加钨、锡、铜等矿产品产出量,提高矿山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
2.在中游端,公司通过绿色生产流程化管理,运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益和人均产能,提升粉末产品品质,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助力中游板块经营业绩增长。
3.在下游精深加工端,赣州澳克泰坚持品牌发展战略,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不断推出高端产品,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坚持行业与产品聚焦,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公司在重点行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下游板块业绩贡献。
公司下辖6座采矿权矿山、10个探矿权矿区。根据公司在矿产资源主管部门的备案资料,公司钨(WO3)保有资源储量7.94万吨,锡保有资源储量1.76万吨,铜保有资源储量1.13万吨。公司联合行业地质专家团队持续开展资源勘探,有序推进采矿权与探矿权矿区整合,强化资源保障能力。
公司构建了从上游勘探、采选,中游冶炼、制粉,到下游精深加工的全链条生产体系,完备的钨产品系列可满足多行业客户需求,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为持续经营与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引擎,坚持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平台与创新体系。
公司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为技术研发与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坚实支撑。公司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检测中心,下设电镜分析、X射线余个实验室,覆盖钨产业链100余项检测项目,为精准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公司主导/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9项(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拥有15项省级认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承担多项国家/省级重点科技项目。
赣州澳克泰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业设计中心,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升级,依托先进的生产、研发和检测装备,将自动化数控设备与信息化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了涂层刀具智能制造,打破了进口品牌在部分关键领域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公司通过构建“生产-管理-生态”三位一体数智化体系,在生产环节引入无人叉车、自动导引车等智能化、无人化设备,提升全流程效率;管理端依托数据中台、物联网平台打通数据孤岛,推动数据辅助决策,并搭建业财税一体化、OA协同等平台,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在研发、安全、能源等环节上线数字化平台,打通ERP、MES等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生产控制,形成“技术赋能、全链协同、生态共赢”的转型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技术人员在钨采选、冶炼及精深加工领域具备深厚技术背景与丰富管理经验,能精准把握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同时,公司重视人才发展,经过多年积累,已培育一批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技术骨干,这些人员现任职关键岗位,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报告期内,地方政府发布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区域内优势矿产资源钨的开发和利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章源钨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