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制度、发展历程及发展背景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三支柱”模式是各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主流选择,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包含三大支柱,其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够平衡,第三支柱比例偏低。
总体来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试点到建设和深化改革的阶段,具有较为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然而,仍需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养老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现状(附参保人数、基金收支情况及企业年金规模)「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险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8.9%。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养老保险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养老保险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养老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相关因素;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